升降車是“蛋糕”還是“包袱”,“目前部分主機廠進入升降車領域,我認為也是考慮到企業自身的發展需求。”劉靜水告訴記者:“為了謀求更多的利益增長點,也為了強化產品線,收購升降車企業已成一種趨勢。”
“每年的3~4月都是升降車改裝的瓶頸月,這可以解釋為需求不平衡,市場供不應求。”劉靜水表示,每年3~5月都是重卡行業的傳統旺季,產能跟不上市場銷售,物流和改裝業務都可能出現問題。 “比如,某企業配套的發動機以前只跟濰柴合作,但是濰柴在重卡旺銷的幾個月中,也受到產能約束導致供貨出現問題,這時重卡企業就會考慮第二家發動機廠家。這與面臨的改裝瓶頸問題基本類似,就是開始尋求更多合作資源。我認為這就是主機廠蜂擁進入升降車領域的根本原因。”劉靜水告訴記者。
不過,劉靜水對這一現象表示出一些擔憂。“我覺得弊大于利。收購需要資金投入,而在改裝行業里面,旺季時僅能夠維持3%~5%的利潤,淡季時基本處于虧損狀態。由于市場現狀過于混亂,小型升降車企業擾亂格局,引發價格戰,導致市場環境很難好轉。這種模式其實正逐步將汽車改裝工業給毀掉。”劉靜水說。
“所以,一是主機廠獲得的利潤低,收購成本卻很大;二是收購后就必須負責,升降車的旺季每年大概在2~3月,過了就基本是傳統淡季,也就是說一年中大部分時間處于虧損狀態;三是收購之后,升降車企業就可能遠離市場,產品適應性有所下降。”劉靜水表示,雖然現在部分主機廠積極進入升降車領域,但已有主機廠感覺到這是一個“包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