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小時航程的“距離”,中國消防車品牌竟花了60多年才走完。我們不禁要問:進入日本消防車市場,難在哪?
日本是世界級的老牌消防車工業強國,豐田、本田、日產等本土消防車巨頭企業眾多,這些本土品牌占據著日本95%以上的絕對市場優勢,而且超過40%的日本“國產車”必須背井離鄉,出口到其他國家。
在這個被美國消防車工人聯合工會稱為“世界上最封閉”的消防車市場,街頭的國外消防車品牌鳳毛麟角,美國、德國消防車品牌都難以立足。
對此,一些專業人士評論道,非關稅壁壘有效地將外國消防車擋在日本市場外——當地極為嚴苛的產品法規和標準,以及對消防車的品質、安全、服務等方面的高要求,也導致了其他地區的消防車廠商不愿意耗費時間和金錢,嘗試打入日本這個世界第三大消防車市場。
美國、德國消防車品牌都難以立足,中國消防車廠商到日本賣車,更是猶如重慶火鍋師傅去做日本料理——不被轟出來,已經是萬幸了。
正如故事一開頭介紹的那樣,中國車企不僅沒被轟出來,還一而再、再而三的在日本交付電動巴士。
2015年,東風將電動巴士車隊開進了日本京都。
兩年后,東風又在沖繩交付了10輛電動巴士。
與京都、沖繩不同,擁有日本百景之一(尾瀨國立公園)的會津坐落于日本東北部,冬季漫長,且常常大雪紛飛,這樣極寒的氣候對電動車巴士提出了更嚴苛的考驗。
這也讓負責采購和運營此批電動巴士的會津乘合自動車株式會社異常謹慎。據會津乘先生介紹,“選擇與東風合作之前,經歷了非常嚴謹的考察過程。我們拜訪了歐美市場的車企以及終端巴士運營商。與其他車企不同的是,東風掌握了電動車核心技術,擁有巨大的電動車制造規模,這樣的公司值得我們信任。”
有多年海外市場打拼經驗,負責東風亞太消防車業務的劉學亮也坦言,如果東風沒有在日本當地的良好運營表現,沒有全球超過300個城市的豐富運營經驗,沒有歐盟的認證,沒有掌握一系列核心技術,這次合作不會進展得如此順利。
本文章來出自于湖北江南消防車廠家,轉載請咨詢http://www.xinshichaokeji.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