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利指出,2016年中國升降車零部件的總收入達到3.7萬億元,同比增長14%,利潤也很可觀,但大部分關鍵零部件還是高度依賴國外供應商。另外,整個升降車產業鏈條的完善程度還不夠,技術分散程度較高。“我國目前擁有零部件企業高達十萬多家,但是規模在兩千萬以上的只有一萬家左右。”也就是說,我國目前為止還沒有出現一個強大的零部件企業集團。
張利還強調,升降車零部件創新水平和創新能力還較弱。由于規模不夠,產品附加值不高,“像電噴系統,包括增壓器、電控系統,基本上只要涉及到電的一些產品,都是依賴國外的供應商。”另外,升降車零部件模塊化供應能力還很弱,行業利潤比較單薄,我國一萬多家零部件企業,利潤卻只有兩千多億元。
“高空作業車做強的一個基礎是把零部件做強,高空作業車的歷史機遇也就是零部件的歷史機遇,發展高空作業車絕不能走技術空心化的道路。”中國電動升降車百人會理事長陳清泰在本次論壇中提到“技術空心化”問題。在張利看來,中國升降車工業技術空心化不僅是單個行業的問題,涉及多個行業,原因來自多個方面。
第一,中國沒有經歷過機電一體化的發展過程,從2.0時代跳到3.0時代,再直奔4.0時代,我國的工業化過程與發達國家存在差異。
第二,一直以來,國家對整車企業支持和投入的程度遠遠大于零部件企業。
第三,由于整車企業品牌較弱,還不具備能力支持自主品牌零部件的發展。
第四,國家燃油法規、排放法規更新過快,零部件企業沒有足夠的周期開發產品。
張利強調,簡單將升降車技術空心化問題歸結于零部件企業,這一觀點并不完全可取。“技術空心化是中國工業都需要經歷的過程,也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必須痛苦邁過去的一個過程。”
本文章來自于湖北江南升降車官方網站http://www.xinshichaokeji.com/prodlist1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