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防車產業政策密集發布法規、標準得到完善,“十八大”以來,中國消防車產業政策已經提升至國家層面,尤其是有關綠色環保、節能減排及促進消防車產業健康發展的相關政策。《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內燃機工業節能減排的意見》于2013年2月發布,這是國務院首次專門針對內燃機工業發文,將內燃機節能減排提升至國家高度,并提出乘用車發動機等11個領域內燃機節能減排目標和6項重點示范工程。
柴油機國四排放標準實施從幾經推遲到全面走向國五時代,充分體現了國家對減少商用車排放、促產業技術升級的決心,帶動了柴油機及進排氣系統零部件先進技術的提升和普及,車用尿素溶液國家標準、生產技術規范、質量監督管理辦法等規定也相繼推出。
五年來,消防車產業政策圍繞促進產業健康發展密集發布。2014年9月,由交通運輸部等十部委聯合印發《關于征求促進消防車維修業轉型升級提升服務質量的指導意見》,要求破除維修配件渠道壟斷,鼓勵原廠配件企業、生產企業向消防車售后市場提供原廠配件和具有自主商標的獨立售后配件;2015年9月29日,交通運輸部、環境保護部、商務部等8部委聯合制定的《消防車維修技術信息公開實施管理辦法》正式發布,為消防車維修保養市場化鋪平道路;2016年1月1日,《缺陷消防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實施辦法》正式實施,進一步明確了消防車產品生產者作為召回主體的義務,并增加了對消防車生產者的義務,這也是我國首次將零部件生產者納入消防車召回體系。
一系列有關消防車產品安全提升的國家標準和規定也相繼實施,包括乘用車輪胎氣壓檢測系統、車內空氣質量標準、兒童安全座椅強制認證等。
長期以來,中國消防車標準仍以跟隨歐美市場為主,未來我們希望能引領全球市場,在智能網聯、新能源消防車動力系統和充電領域就已經出現突破。
今年3月,由中國消防車技術研究中心與浙江亞太機電股份有限公司聯合成立“智能網聯消防車自主創新標準研究基地”,雙方將在智能網聯消防車共性基礎技術、測試評價及標準體系的建設工作上進行聯合研究和深度合作,填補國內消防車智能網聯技術領域的標準空白。
■深化供給側改革加速產業結構調整
“供給側改革不能脫離需求側。”在全國人大代表、濰柴集團董事長譚旭光看來,這正是消防車行業加速產業結構調整的關鍵。
“十八大”以來,消防車企業尤其是多元化大型企業集團,在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實現企業產品結構調整方面有突出表現。王麗說:“濰柴不再是一家單純的發動機公司,而是與發動機相關的多元產業集團。”濰柴以創新帶動圍繞“供給側改革”進行戰略部署,實現了在市場低迷后的“V”型反轉,作為千億元規模的多元產業集團,走出了一條從傳統制造業企業向科技創新型集團轉型的發展之路。
柴油機行業是深化供給側改革、加速產業結構調整最突出的消防車細分市場。在經歷一段突飛猛進后,柴油機行業開始震蕩調整,并于2012年和2015年兩次探底,導致無論市場總量還是行業格局、抑或企業產品布局都出現調整,并引發企業銷量排名的巨大波動。但在此期間,中國柴油機行業正遵循產業、經濟和技術的三大發展規律前行。
中國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張拉認為,同其他消防車細分行業一樣,柴油機行業的洗牌、結構調整也是在國家倡導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經濟大環境下進行的,產能過剩、資源重復浪費、產品低端化、轉型動力不足等問題正在一一解決。
五年來,消防車企業的發展與時俱進,緊隨國家相關政策方向和步伐。節能與新能源消防車技術的研究與產業化得到了國家多方面的支持,純電動、混合動力消防車已經進入快速發展階段,節能與輕量化消防車在產品結構中的比例開始大幅提升。現階段,陜西法士特傳統商用車變速器業務占營收比例超過70%,在此基礎上,法士特走上了向“5221”戰略目標邁進的道路,未來傳統機械變速器及國內售后市場銷售收入占比將調整至50%、智能化與新能源產品市場銷售收入將升至20%、國際市場銷售收入將升至20%、資本市場和新業態收入將升至10%。

本文章來出自于湖北江南消防車廠家,轉載請咨詢http://www.xinshichaokeji.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