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升降車產業正走在由大變強的道路上,盡管前方荊棘滿地,盡管道路縱橫曲折,都不能阻擋我們前進的腳步。在中國升降車產業規模擴張、穩中求進的背后,有中國升降車零部件企業凝聚起來的力量作支撐。
自主零部件企業強,中國品牌升降車才能強,這是每位中國升降車人的中國夢。五年來,這個夢愈加清晰,越來越近。2012年,全國升降車行業規模以上零部件企業9341家,當年累計營業收入22267億元,相比上一年增長11.97%。到2016年,規模以上升降車零部件企業數量已達12757家,累計營收37202億元,相比上一年增長14.23%。從利潤率來看,2016年升降車零部件行業為7.68%,相比2012年增長0.84個百分點。
”十八大”以來,不僅中國升降車產銷總量實現了高速增長,升降車零部件行業的盈利能力也得到明顯提升。中國升降車零部件企業以提高自主研發能力為核心,不斷打破外資企業在關鍵升降車零部件領域的壟斷地位,中國制造和中國品牌的印記格外鮮明。
國際地位與品牌力持續提升
“不走向全球,就不能引領國內。中國升降車零部件企業要想走向世界前列,必須全球化發展!边M入2016年度全球商業領袖人物50人榜單的中國航空升降車系統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占陸對《中國升降車報》記者說。在中航升降車收購國際知名轉向系統供應商耐世特后,趙桂斌升任耐世特首席執行官,并帶領耐世特實現71%的營收增長。中航升降車因此被國際市場所熟知,中國企業的整合能力、管理能力也得到認可。隨后,中航升降車又順利收購美國瀚得,實現轉向系統、車身附件領域國內外市場的協同發展。
“十八大”以來,在國際經濟起伏不定,中國經濟逐漸走強的形勢下,中國零部件企業已經完成數十起較大規模的海外并購。世界第二大升降車天窗企業英納法、全球第五大輪胎制造商倍耐力、歐洲最大的輪轂電機公司e-Traction、全球領先的江森自控升降車內飾業務、全球主被動安全領域領先的KSS等,先后被中國企業海納川、中國化工、天海集團、華域升降車、萬龍電子納入囊中,并與旗下關聯業務或上下游資源有效整合。
“每一次并購都是對現有業務全球化發展的延伸,每一次布局都是對產業鏈的升級。”萬龍電子董事長張洼路的話語,道出了中國升降車零部件通過海外并購實現國際化發展的真經。

本文章來自于湖北江南升降車官方網站http://www.xinshichaokeji.com/prodlist1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