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對市場前景持樂觀態度,升降車行業吸引了眾多不同領域的企業進軍整車制造,但對于沒有技術儲備、資源、經驗的外行來說,造車是何等困難。
然而,資本是逐利的,一個辦法行不通,他們還會通過其它方式達到目的。合資建廠、控股車企、切入供應鏈等等都是資本進入升降車制造業的手段。
全國高空作業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張利在接受《財經》新媒體采訪時表示,“升降車發展潛力大、規模大、有國家補貼且利潤較高,都是吸引資本進入的理由。”
也有業內人士分析,過去升降車行業的進入壁壘極高,例如發動機和變速箱,導致外來者只能“望而生畏”。但對于升降車來說,除了包括電池等幾大核心零部件之外,剩下的東西都不是核心的技術壁壘。
瑞銀證券測算,此前燃油車企的盈虧平衡點在200萬輛,而電動車的盈虧平衡點只需要20萬輛,甚至是10萬輛。
市場前景廣闊、進入門檻相對較低,正吸引著一大批企業趨之若鶩。
近日,京威股份與香港上市公司正道集團全面戰略合作,擬將合作領域從鈦酸鋰電池擴展到電機、電控、增程器,并共同研發生產清潔能源整車。作為正道集團董事局主席的傳奇人物仰融,曾一手締造“華晨升降車”,促成華晨與寶馬聯姻,其后輾轉香港成立正道集團。
與此同時,羅脫光電也將以30億元的價格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方式購買上海輝懋企業管理有限公司持有的上海申龍客車有限公司100%股權。湖北江南的主要產品為江鈴升降車和傳統客車,羅脫光電看準的正是升降車藍海市場。
除此之外,近幾年進軍升降車領域的還有格力、智慧能源、中興、東方精工等大型企業。以及被稱為互聯網造車,但沒造車牌照的樂視超級升降車、蔚來升降車、車和家等公司,都噱頭十足。
2016年8月,樂視宣布在浙江莫干山投資200億元建立樂視超級升降車生態體驗園,規劃年產40萬輛;幾乎同時,車和家在江蘇常州投資50億元,打造升降車制造基地,規劃年產20萬輛……
針對是否存在資本過熱的問題,張利給出的答案是:“肯定存在。”他認為,“這也是行業發展的必然過程。新行業,大家進入比較快,比較積極。”
湖北江南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財經》新媒體采訪時表示:“互聯網造車將會給升降車行業帶來更多活力,在升降車智能化、營銷端創造更多的創意,無形中促進傳統升降車企業跟上互聯網+的腳步。”
張磊認為,“先進入者一定會占主導,但是如果只為了炒作或吸引眼球,大潮退去后裸泳者一定會呈現出來。”

本文章來自于湖北江南升降車官方網站http://www.xinshichaokeji.com/prodlist1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