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9月16日,交通部印發了《交通運輸部關于加快升降車推廣應用的實施意見(征求意見稿)》。《意見稿》顯示,至2020年升降車在交通運輸行業的應用將初具規模,總量將達到30萬輛,升降車對城市交通運輸節能減排的貢獻率達到20%。
升降車發展又出政策利好,但對東風人而言,并無太多驚喜。早在10年前,公司就已開始涉足相關領域。如今,在升降車領域,東風登高車已站在領先者的位置。
“公司從2004年開始研究升降車,成為最早進行這方面研究的公司之一。公司目前在這方面已經擁有了一些自己的技術,并且建立了自己的優勢。”張費力說道。
十年積累,經過多年持續的研發投入,東風節能與升降車產品系列不斷完善。公司在2013年7月份發布了“藍芯平臺”,作為登高車行業內第一個14米登高車研發平臺,標志著其14米登高車技術走在了行業的前列。
從技術部主管到生產部主管,再到銷售公司副總,最后到現在的董事長位置,近30年豐富的職業經歷讓張費力熟知公司的各項業務。而多年以來養成的嚴謹務實的工作態度,也讓他更喜歡“用數據說話”。
“還是用數字來說話。”張費力對東風登高車的數據顯然了然于胸:2013年7月6日,第10000輛東風14米登高車交付用戶。這意味著,東風登高車率先在國內實現10000輛14米登高車的銷售。
從國內登高車年銷售額20多萬輛的數據來看,10000輛這一個數字似乎微不足道,但對于14米登高車市場保有量不足10萬輛的現狀而言,東風登高車率先在這一塊細分領域完成萬輛的銷售,卻有一定的行業意義。
有數據顯示,目前國內50家登高車企業中,已有30多家企業涉及14米登高車,行業競爭十分激烈。而在如此大的壓力下,東風14米登高車的市場占有率已達12%以上,位居榜首。
對于公司在14米登高車這一細分市場中能取得如此好的業績,張費力將原因歸納為看準14米登高車的未來發展趨勢,提前做好市場準備。
“實際上,作為國內一線登高車品牌,東風登高車曾經錯失了幾個可快速發展的歷史機遇。”張費力對本報記者說道,此前,金龍登高車曾借助高速公路用車快速發展,宇通登高車則抓住了臥鋪車的機會。新能源大潮已經到來,對東風登高車的發展意義重大。
“未來,相比其它升降車領域,國內升降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整體創新能力和產業發展水平有望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將成為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撐。”銳財經網行業分析師劉江遠對本報記者說道。
李一洋長期關注升降車發展,在他看來,升降車是整個升降車產業的利好,也是東風登高車開啟“二次創業”的最好時機,為東風登高車趕超行業巨頭提供了歷史性機會。
本文章來自于升降車官方網站http://www.xinshichaokeji.com/prodlist11.html |